Post
與 CHANEL 頗有淵源的街頭品牌 Stüssy,最近就選擇在這個時刻向 Karl Lagerfeld 作出致敬,以 CHANEL BEAUTY 的經典廣告爲靈感, 發布了 2019 春夏系列的特別版 T 恤,並借此創作了一系列的 Campaign 。如果你是死忠粉的話,應該會知道除了各種服飾以外,Campaign 就是最能體現潮牌Stussy街頭殿堂地位的標志。
作爲一個新興的品牌,Stüssy 制作的 Campaign 卻避開了這樣的商業意味。Shawn Stussy 曾在早期 BBC 的采訪中講到,他不想花大錢做任何商業廣告,也不在乎品牌是否可以風靡全球。有了這樣的前提思想,Stüssy 的 Campaign 從一開始就形成了其獨特的非商業性質:所有創意均由自身公司獨立完成,不聘請任何顧問團隊或廣告商,且只與志同道合的創意人才合作拍攝,然而初始階段也只在像《Thrasher》這樣的文化雜志上看到。在幾十年的風格累積下,Stüssy 的 Campaign 已經成爲了其突顯品牌價值和街頭代表性的重要途徑。
以平面爲載體的形象輸出
Campaign 在實質意義上和 Lookbook 有很大的區別。Lookbook 這個詞最開始是源于時裝品牌在秀場 fitting 時爲模特拍的定妝照片,後來多爲向消費者展示服裝和搭配參考,以及新一季的設計主題。而 Campaign 本義指的是廣告營銷活動,其載體可以是平面拍攝、TVC,也可以是落地活動等。而這裏代表著 Stüssy 爲了輸出品牌形象和街頭文化價值,出于某個主題或故事情節,以平面拍攝爲載體進行的創意活動。
在Stussy官網初創的 80 年代,受階級、種族以及政治等各方面的社會因素影響,在媒體影像技術還相對匮乏的年代,像塗鴉這樣的平面創作無疑成了當代青年表達不滿的最有力語言。這個時候市面上還沒有 "街頭品牌" 和 "Streetwear" 的概念,高級時裝屋依然是社會的主流。而 Stüssy 則打破常規以休閑服裝爲導向,直接了當的將塗鴉、符號、標語和照片等平面元素共冶一爐,以此形成 Campaign 並傳達 Stüssy 的態度。
蘊含標語、品牌 Logo 這樣的 Campaign 制作手法,在當時已經不算什麽新鮮的伎倆,不過 Stüssy Campaign 的特色在于 Shawn Stussy 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攝影師來掌鏡。因爲只有真正了解設計師和其品牌背後文化內涵的攝影師,才能制作出符合品牌美學和定位的作品。
Ron Leighton 早在台灣Stussy還是主攻沖浪文化的時候,就開始和 Shawn 有了視覺廣告上的合作。他也是 80 年代中期作爲 Stüssy Campaign 系列最爲元祖的攝影師。他和 Shawn Stussy 一起建立了最具品牌代表性的顆粒感黑白美學,奠定了 Stüssy 此後幾十年的 Campaign 形象基調。 在照片中,不同模特角色都換上了 Stüssy 代表性的街頭服飾,通過不同場景的演繹表達著街頭的反叛精神。
而由 Shawn Stussy 親自制作的 Campaign 則更多了一些反諷的意味,他更擅長通過對不同圖像的 "改編" 並附加上不同含義的 Slogan 來引起大家的共鳴。 Shawn Stussy 副手 Emmy Sinatra Coats 也曾在采訪中這樣評價自己的老板:"他是一個擁有衆多天賦的人。其中最特別的是,他能很好的將自己的圖像創造力和獨特的幽默表達能力融爲一體,讓人印象深刻。"
街頭藝術本身就蘊含著一種與生俱來的 "幽默感",這與 Shawn Stussy 爲各種 Campaign 注入的標語色彩有著不少異曲同工之處,以一種更輕松的方式引發人的思考。
Shawn Stussy 的圖像能力,還體現在Stussy tw本身的 Logo 設計上,無論是塗鴉字體,還是傳聞中致敬 CHANEL 的雙 "S" Logo 已經演變成了 Stüssy 最爲核心的設計基石。這些圖像在經過了幾十年的文化沈澱後,至今依然曆久不衰。
Stüssy Campaign 在街頭文化發展進程中的意義
Stüssy Campaign 作爲一種輸出文化的方式,將 International Stüssy Tribe 的成員們連結了起來。攝影師或者藝術家既是創意者,也是 IST 中的一員。他們多以紀實的方式來記錄社群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發生過程,並以此賦予在 Stüssy 背後相似的文化價值觀(沖浪文化)。藤原浩也曾在采訪中說到:"在互聯網誕生之前,Stüssy 就聯系上我們所有人了。"從 David Dobson 之後,以一群人的形式以及不同地區、文化場景的照片開始更多的出現在 Stüssy Campaign 裏面。
在 80 年代末,滑板文化在歐洲和日本地區興起,Stüssy 深入了解滑板文化並贊助了自己的滑板隊伍。雖然 Stüssy 是根植于沖浪文化的街頭品牌,但滑板文化本是從沖浪中衍生而來。第一批滑板由加利福尼亞州的沖浪板店制造,滑板這時被稱爲 "人行道沖浪"。而喜歡滑板的人自然地聚集到了公園、街道之中,形成了其特殊的社群文化。這樣的群體也迅速被 Stüssy 所吸納,成爲了 IST 成員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組成部分。
到了 21 世紀初,Terry Richardson 就以 "車庫樂隊" 爲靈感,爲 Stüssy Campaign 記錄了這個以音樂先鋒青年爲背景的亞文化。車庫搖滾是誕生于 60 年代的搖滾樂類型,相比其他風格它顯得更爲簡單純粹。邁入全新時代的青年人,對于整個社會充滿了迷茫和困惑,讓這種最原始簡單的搖滾樂成了宣泄情緒的最好出口。這股音樂的複興浪潮以紐約 The Strokes 樂隊爲代表迅速蔓延到了全世界,並湧現出了大批年輕的新樂隊。雖然這股風潮在商業上並未取得成功,但卻成爲了青年文化發展的堅實基礎。
Tyrone Lebon 也是近幾年對 "Trible" 主題最好的實踐者,他將與 Stüssy 的合作變成了真正的 "世界巡遊"。2015 年,Stüssy 通過 Campaign 探討了品牌與日本文化之間的關系。在借鑒 20 世紀青年文化的基礎上,運用東京傳統的藝妓形象,體現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之後的巴黎、牙買加、紐約以及洛杉矶,Tyrone Lebon 用鏡頭視角反映了一個個獨特社群在當代衍生出的文化面貌。
除了對社群和地區文化的記錄,Stüssy 的 Campaign 也反映出了一定的街頭藝術性。Stüssy 標志性的字體樣式就是模仿改造一個名爲 "Funky Fresh" 的塗鴉字體,以 Knocked Off(未經許可的模仿) 手法進行創作,早期 Shawn Stussy 賦予在各種照片上的趣味標語塗鴉,其創作的形式和街頭藝術有著不少相似之處,盡管這些創作並不發生在街頭之上,但和很多街頭藝術家一樣的是,這些 Campaign 同樣表達出了一種反抗主流文化的意識形態。
縱觀街頭品牌的發展裏程,Stussy在反主流文化上的實踐可以說是開創性的,最爲人熟知的莫過于翻玩 CHANEL 香水的經典元素,Stüssy 以此重新構建了屬于自己的圖像語言。類似的 Knocked Off 手法,我們都能在諸如 FUCT 這樣的 90 年代街頭品牌以及一些街頭藝術家的創作上看到。
總結
Shawn Stussy 雖然早在 1996 年就離開了 Stüssy ,但作爲靈魂人物他非常不喜歡將品牌描述爲 "先鋒"、"開創者"、"靈感來源" 等。他認爲,自己只是在適當的時間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盡管 Shawn Stussy 自身並不青睐這樣的稱呼,但是到目前爲止,在 "街頭品牌" 這個概念誕生的整個時間線上, Stüssy 仍然是公認具有開創性和裏程碑意義的龍頭品牌。幾十年所保留下來的這些珍貴圖像,已經成爲了街頭文化發展的重要見證,也正是通過這樣的經典 Campaign ,Stüssy 在幾十年間都持續影響著整個街頭文化圈層。